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夹
| 公司库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物流新闻首页

资讯中心 > 国内新闻 > 九江大桥历经两次"修补" >正文

物流网广告24
精彩排行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
·为了梦圆安居,创造幸福生活——习近平
·我国法院2013年来审理各类国家赔偿
·习近平: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
·海外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在推进&quo
·书中自有甜味道,听习近平讲述这本书的
·测试
·农村面包车违规使用车窗玻璃遮阳膜该如
·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物流网广告25
随机推荐
·河南省首条自动化物流分拣线在郑州开建
·世界油轮航次租赁运营费率行情(2007
·波罗的海油轮运价指数(2007.07.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开
·黑砖窑风暴中的山西官员:汇报时公安局还
·13岁男童猥亵两名7岁女童和一名17岁
·法兰克福机场运营商上半年盈利增长6%
·五角大楼遭网络攻击 1500台电脑被迫
·智利加大对中国的纸浆出口
·巴基斯坦军方向红色清真寺发起进攻(组图
·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新规下月施行
·铁路交通事故造成旅客伤亡的赔偿限额为1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2017年立法计划的
 
九江大桥历经两次"修补"
www.jspwl.net  2007/6/18 15:01:00    阅读次数:1225  

    物流网广告九江大桥历经两次“修补”

  新快报记者 邢冉冉

  第一次:1996年8月

  原因:桥面约有30%的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产生裂缝,甚至碎裂

  修补:用埃索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罩面铺装

  据了解,九江大桥于1988年建成通车后,交通量大幅增长,在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原桥面约有30%的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产生裂缝,甚至碎裂。当时的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由于使用时间长,已经老化,出现了脱落、坑槽、裂缝、松散等损坏现象。为了改善桥面状况,保证大桥的交通顺畅和安全,1996年8月相关部门采用埃索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罩面铺装。

  第二次:2000年前夕

  原因:近70%的拉索PE护层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索力与设计索力有较大偏离修补:分两次进行拉索更换

  在九江大桥运营了十多年后,检测部门对主桥斜拉桥进行全面检测时发现,近70%的拉索PE护层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的已有剥落现象,并有大量钢丝锈渣,个别PE护套内甚至有水流出,最严重的钢丝断丝已达1/3数量,且两端锚头锈蚀严重;索力与设计索力有较大偏离;梁体未发现大的结构性裂纹,厢梁体外索保护较好,未发现开裂现象。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的朱战良高级工程师在《广东九江大桥换索工程简介》(刊发于《中外公路》2003年第5期)中如此归结原因:拉索施工时为现场制索,工艺粗糙,施工时保护措施不力,导致索体有先天性的损伤,进而加速了PE护层的老化、破坏和钢丝的锈蚀……

  根据检查发现病害情况,为确保大桥结构安全,2000年前夕,有关部门决定分两次进行拉索更换,首先对钢丝锈蚀最严重的11根索进行更换,再对其余87根损坏拉索进行更换,对有细微裂缝和伤痕的43根PE护层进行修补。

  对此,记者昨日采访朱战良工程师,他对此次九江大桥被撞塌事故没有发表意见。

  大桥防撞系数是否达标?

  另有专家解释,每座桥梁在设计之初都有考虑到荷载、防撞击力等指标,可以通过一系列参数体现,比如“荷载为汽-18、挂-80”之类。此外有的桥梁还安装了桥墩防撞装置,为把防撞力控制在限制值内提供双重保障。“九江大桥防撞系数是否达标?”

  对于百余米桥面断裂的现象,有专家指出,“应当重新检测桥面的质量”。

  也有专家还指出,驾驶人员的行船水平、操作是否规范,以及他对该段水域的了解程度、潮汐变化规律等,都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原因。

 
   
物流问答】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广东九江大桥被撞垮塌:专家谈九江大桥被撞毁:桥梁结构可能有问题
·广东九江大桥被撞垮塌;调查小组称如垮塌系质量问题将追究刑责
·广东调查九江大桥是否有质量隐患 肇事船被扣留
·广东九江大桥被撞垮塌原因初步查明:运沙船驶入非主航道
·农业部解析猪肉价格上涨原因
·财政部拟向困难人群发放肉价补贴
·江西两高中生遭校长老师围殴 被罚跪
·成都女子在派出所接受询问离奇坠楼死亡
发表评论 - !(提醒您最好注册以后再参加评论!)
标题:
你的名字:
评论: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支付中心 | 服务条款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吉林物流网-打造全国最强的物流网站  网站服务电话:13364341060  QQ:1184187331 
    版权所有 吉ICP备1400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