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越港口——
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全新“接口”
“来这里投产,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港口优势和连接东盟的便捷海上通道,我从新加坡进口大豆的成本比在内地便宜得多。”惠禹公司蒋经理坦言。
惠禹公司经理的话颇具代表性,像港口区渔洲坪工业园区元一公司、南磷磷化公司及防城区河西工业园的海世通公司等,这些企业年产值均在1亿元以上,其产品均通过港口直接销往东盟国家。而防城港电厂、大海粮油、万鑫公司等大型临海工业企业,其产品原料大豆、铁矿等基本来自东盟国家。
为发挥港口优势,防城港这几年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大港口、大通道、大工业、大开放、大发展”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港口生产建设。以集装箱码头、大型专业化矿石码头、硫磷专用码头、液体化工码头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口,码头建设实现3项历史性突破。一是广西沿海港口标志性工程——防城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两边均能靠船,开创国内可直接“船到船”直装直卸作业先河。该设施配有卸率每小时1500吨的桥式卸船机3台、卸率每小时600吨的门座式起重机4台,昼夜卸率达13.8万吨,雄踞华南沿海港口榜首,今年已成功接卸15万吨级以上货轮20多艘,创下单月接卸15万吨级以上货轮5艘的历史纪录。二是建成了全国惟一的硫磷专业码头,每小时卸率高达2000吨,是非专业码头卸率的5倍,去年10月份投入试产以来,已接卸硫磺船10艘60多万吨,创下自动化程度和卸率、配套设施最好等多项全国纪录。三是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结束了广西沿海没有液体化工公共码头的历史,其配套的190公顷仓储加工区用地,形成了集石化加工、仓储、分销配送一体化的工业、物流园区。
先有完善的港口,然后带来发达的贸易,形成加工工业集聚,防城港正在走着这一条迅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悉,2007年防城港将完工一批、续建新建一批大型化、专业化码头泊位和配套设施,倾力打造链接东盟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的物流大平台,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提供最完善的物流保障,将率先崛起北部湾经济区的港口龙头,使防城港到“十一五”期末港口通过能力超过6000万吨,向亿吨大港迈进。
临海工业——
勾画与东盟经济合作新路线图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加上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提出,处在东盟最前沿的防城港市临海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而这些企业的不断地从单一的“陆上合作”走向“海陆合作”,从一般的边贸为主到纵深的加工贸易为主。
广东鉴声电器公司老板,就在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当年,以敏锐的眼光看到这一商机,马上在东兴市兴建了一个以生产电视为主的企业,产品通过港口销往东盟及中东国家。
而就在鉴声电器兴办之际,东兴市的企业逐渐从以前以边贸为主发展成面向东盟国家的加工企业。东成食品公司,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建成投产,不但把本地的海产品囊括其中,还把越南的海产品也收购进来,产品全部对外销往越南、日本、韩国等。原来做服装生意的邹颖东,也于当年投资3000多万元在东兴开办了一家银利制衣厂。据统计,仅在东兴镇原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企业120多家,这两年有80多家企业已瞄准了东盟大舞台从边贸跳到贸易加工业,涉及服装、海产品加工、工艺、塑料制品等领域。
在港口区,这几年变化更为明显,临海工业企业的产品或产品原料,基本上都与东盟国家有关联,投资55亿元的防城港发电厂项目,其煤原料全部从印尼进口,产值超2亿元的南磷磷化公司,产品全部销往日、韩等国,而元一公司产品,不但原料大多从越南进口,加工后的产品很多销售到东盟国家。除了这些大项目外,在港口区渔洲坪工业园区,有80%的企业都是与东盟国家有着直接的联系。
此外,防城港一些企业到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东盟国家举行洽谈会每年也达到十几场。中国海运防城港公司每年都要到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开洽谈会。东兴市每年也和越南芒街举行一次投资旅游洽谈会。去年4月15日,防城港市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的广西-越南投资合作洽谈会上,不但带回300多万美元的投资合作协议项目,还以洽谈会为契机,就如何加强双方在旅游、能源、经贸、交通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
防城港市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前来参会的东南亚客商。据市招商局统计,这几年平均每个月接待东南亚国家来防城港洽谈投资业务有十几个团。
繁荣物流——
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助推器
港口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但使各路企业纷纷到港建厂,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物流企业,一些航运巨头对防城港从一般的关注不断转向加盟共同开发。
就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结束后不久,世界航运公司排名位居前列的美国总统轮船公司、马来西亚大众海运有限公司、铁行渣华船运公司、丹麦马士基海陆等4家航运公司,在防城港与中海集装箱广州公司等国内4家航运巨头汇集一堂,共商防城港航运发展战略,欲把防城港作为通往西部乃至世界的重要枢纽港口。如今中海广州公司等4家航运公司均在防城港设立办事处或分设机构。
原来主要业务与发展重点均在东盟的马来西亚大众海运公司,很快开通并开始运营“防城-香港-海防”集装箱航线,此航线是该公司与中国市场接触的第一站,而防城港则是该公司在中国内地第一个靠港点。大众海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正试图通过“防城-香港-海防”集装箱航线运行,将其原有的业务发展到覆盖南中国以及东南亚的各主要国家和地区。
业务遍布全球6大洲100多个国家、拥有325个办事机构的丹麦马士基海陆公司,一直关注广西航运的发展,而防城港是其重点关注的港口,当获悉防城港20万吨级码头试运营后,该公司马上进驻防城港,开通防城港至马来西亚丹戎帕斯帕拉港的定期班轮航线,着重于为中国西南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提供运输。负责该公司在防城业务的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宋舸表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公司除巩固和扩大现已开通的东南亚航线业务外,考虑增加防城港的航班和航线。
面对国际航运巨头“掘金”广西航运的“围猎”行动,国内各大航运公司也频频出手:中海集团开通了防城港到天津、大连的内贸干线,投入了3条998TEU的船舶,使防城港到华北、东北的运输时间缩减到9天以内;烟台国际海运公司、香港永丰船务公司先后在防城港开辟了集装箱班轮航线。
铁路部门也不甘示弱,他们与防城港港务集团联手开通了昆明南至防城港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专列。与别的航运公司不同的是,他们还与港务集团共同解决技术问题,对原有集装箱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新增功能320个。引进立体装卸模式,创下单桥装卸25个自然箱/小时的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港口装卸水平。
自去年10月份以来,防城港市又新增防城港-日本、防城港-胡志明等东北亚、东南亚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使防城港每周开往国内外的集装箱班轮由去年的20班到现在超过30班,以至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占广西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80%。防城港已初步形成了面向东南亚、东北亚和台湾等地区的较为便捷的集装箱海运网络,每周班轮航线超过30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