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9时,伊通至开原省际高速公路辽源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常晓春,副厅长毕忠德,厅党组成员、省高建局党委书记、省公路管理局局长陈立华及厅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辽源市委书记吴兰、市长金育辉及人大、政协、东辽县委、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市交通运输局等领导的陪同下,乘大客车参观了已建成的伊开高速公路(辽源段一期)建设项目。
该路段起于辽源市连昌村,设东辽互通,经永清村、宝善村、和平村、仁爱村、跨越花园岭,止于乌龙岭(吉辽界),路线全长15.9公里。伊开省际高速公路辽源段北与伊通至辽源高速公路相连,南与辽宁省境内西丰至开原高速公路相接,是我省连接辽宁省的重要通道,也是我省继京哈、大广、吉沈、通沈、通丹等之后又一省际通道重要路段,分两期建设。它的建设对于完善我省高速公路路网、打开东北腹地出海入关物流新通道、联沈富辽、繁荣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因地缘优势,长久以来,辽源市与辽宁省始终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很多辽源的商户长期从沈阳进货,辽源—西丰—开原—沈阳是辽源人南行的必经之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辽源到沈阳的路程只有200公里,却由于公路等级不高,驱车行驶也要大半天的时间。
2012年6月,伊开省际高速公路辽源段一期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内的项目,辽源市委、市政府着眼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提出尽快建设,并主动提出由地方承担征地拆迁资金、组织征拆工作并实施项目建设。这种“省地共建”模式,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取得了共赢的良好效果。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计划和资金拨付,省公路管理局负责工程建设行业监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项目建设;省公路管理局加强督导,靠前服务;设计、质监等单位深入一线,提供技术指导;省发改委、环保、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快推动项目相关审批手续完善。辽源市委、市政府将该项目建设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市长亲自挂帅征地拆迁工作,以政策化解、县区运筹、部门协调、专业评估的合力运筹,克服了许多困难,顺利完成了征地拆迁工作,在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竭尽全力为参建单位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和外部环境。
伊开省际高速公路辽源段一期工程里程虽短,科技含量较高。全线共设大桥8座、中桥9座、小桥2座、天桥1座、通道桥9座、匝道桥6座、涵洞94道、互通立交2处。在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下,该项目建设中共进行了6个试验项目:一是橡胶粉SBS改性沥青路面;二是生态砌块防护;三是路面应力吸收层设计;四是火山灰添加剂混合料;五是碎石桩、CFG桩和管桩处理软土路基;六是水源地排水系统设计。其中“橡胶改性沥青试验”与“叠拱防护改成生态砌块防护”试验项目均为交通运输部鹤大高速公路“双示范”工程的试验段,其材料、工艺将在今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中予以推广。据专家介绍,这6个试验项目将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地产材料,应用新工艺,可以有效提升路面抗老化能力,提升行车安全系数和行车舒适度,节能减排,降低成本,保护环境。